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文化深厚,地理标志资源极为丰富。加快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共同富裕具有特殊意义,也是中国产品、中国品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产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文化深厚,地理标志资源极为丰富。加快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共同富裕具有特殊意义,也是中国产品、中国品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地理标志是《民法典》规定的重要知识产权之一。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商标法》修正案,将地理标志纳入商标保护客体;2002年国务院发布的《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地理标志可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2005年、2007年,原国家质监总局和原农业部分别发布部门规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批准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行行政保护,我国地理标志制度“一种权利、两个模式、三条渠道”由此成型。三条渠道各有特色和优势,但标准不一、程序各异、重复保护;产品保护权利主体错位,农产品地理标志权利边界不明,缺乏高水平保护规则,不利于执法和权益保障。

640 (3).png

漫画:地理标志农产品获消费者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要加强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要求“探索制定地理标志、外观设计等专门法律法规,健全专门保护与商标保护相互协调的统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这是完善我国地理标志制度体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的当务之急。
一、立足地理标志的法律属性,充分发挥商标保护和专门保护优势,构建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中国特色地理标志制度
法理上,商标和地理标志都是标识性民事权利,均为使消费者区分商品(产品)的来源,都可以用于保护来自特定地域的商品(产品)。不同在于,商标用于识别商品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具有私权属性;地理标志用于识别来自于某特定自然环境或人文因素的产地,具有集体权属性。从经济学看,商标经过使用产生商誉是权利人独占品牌;地理标志则是具有特殊声誉的区域公共品牌。从制度演进看,地理标志源自原产地名称保护,要求更严格的产地限制和更高的保护水平。
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程序简便、权属明确、门槛不过高,但易与在先注册的普通地名商标产生冲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制定技术标准进行管理,有利于维护产品质量,但权属登记为地方政府或其部门,不符合民事权利须由民事主体享有的原则,且实际制定了技术标准的产品占比不高;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具有较强的政策工具特点,通过规范农村合作经营方式维护产品特色,但权利边界不明,执法较难。
因此,只有结合商标基础性保护优势,加强高水平专门保护,形成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专门保护与商标保护相互协调、申请认定程序相互协同的融合保护模式,才能更好满足我国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传承传统文化、扩大国际贸易的需要。
二、基于我国实践,加快制定高水平专门保护条例,构建模式协调、程序协同的统一地理标志制度
1995年生效的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规定了成员国保护地理标志的最低要求。从国际看,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并不统一,欧盟以原产地专门保护为主、商标保护为辅,美加澳主要采取商标保护,日韩等国实行商标保护和专门保护并行的地理标志制度。
如果选择性采用欧盟专门保护模式和美国商标保护单一保护模式,均不符合我国国情,不利于扩大国际贸易。一是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禀赋各异、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特色产业和不同声誉的特色产品需要不同水平的保护,其中对声誉更高、品质更优、关联性更强、质量可控的地理标志产品,需要更高水平的专门保护。二是按照“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任何单一保护模式都不能兼顾三个渠道已经认定的地理标志。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累计核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7173件,批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98个,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3510个,去重后已认定的地理标志总数超过1万个。只有既发挥商标保护的基础作用,又统一现有两个渠道的产品行政保护,提高专门保护水平,才能降低制度转换成本,避免对市场主体权益的损害。三是任何单一保护模式都无法接轨多元的全球市场,使我国优势产品无法在更多国家获得对等保护。
综上所述,完善地理标志制度,应该构建以商标保护与专门保护相互协调、申请审查程序相互协同的融合保护模式。充分利用商标保护国际通行、成熟便利、门槛不过高的特点,解决好与在先商标的冲突,发挥基础性保护作用;同时发挥专门保护在质量监控上的优势,对品质更优、声誉更好、关联性更强、质量可控的地理标志产品提供更高水平的专门保护。程序上,由申请人自主选择保护模式提交申请,审查机构统一受理、统一认定、统一发布、统一标识,实现“一门进、一门出”的改革目标。
三、加快地理标志专门立法进程,强化保护与运用,促进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地理标志统一立法,提高地理标志专门保护水平,已成为完善地理标志制度的当务之急。现行地理标志保护侧重于地理标志注册认定登记程序,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基本上与普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相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执法依据不足,缺乏运用促进等规定。构建国家层面协调统一的地理标志制度,对立法宗旨、授权确权标准与认定程序、权利主体与权利边界、使用义务与产业促进、侵权判定与法律责任等作出一揽子规定。建议国务院加快制定地理标志条例,尽快公开征求意见,凝聚更多共识。
地理标志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知识产权,既要依法保护权利人的民事权利,也要充分平衡区域内相关方的集体利益,还要合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基于我国国情,可由地方政府指定适格的公益性机构或团体代持,承担申请、使用、维权、服务等管理工作。
完善地理标志制度需要加强党的领导,通过立法明确相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的职能,形成合理分工、协调有序、上下融通的强大合力。知识产权部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履行好地理标志授权确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管理和侵权判定指导等职能。农业农村、工业、文化旅游、林业草原等部门更好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制定和实施地理标志产业促进政策。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发挥行政综合执法职能,依法维护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秩序。司法机关加强地理标志侵权案件审理,坚决打击侵犯地理标志权益和权利滥用行为。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加强地理标志规范管理,制定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发布产品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严控原产地来源,提供产品溯源和检验检测服务,维护区域品牌,避免地理标志名称通用化,提升特色产业效益,推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促进共同富裕。

作者:何志敏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民进中央副主席

原标题:《加快构建专门保护和商标保护协调统一的地理标志制度》

编辑:郭   淼
对:焦   晴
审核:史慧玲
来源:《中国政协》202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