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jpg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知识产权相关部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法治根基,有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有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7.0万件,通过《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申请2558项。核准注册商标617.7万件,收到国内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5827件。新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新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514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451.7万件、183.5万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4026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发证9106件。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1位。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新修改的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种子法正式实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和地方试点有序推进。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任务圆满完成。遴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新建1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查办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4.4万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5.8万件,办理维权援助申请7.1万件,受理纠纷调解8.8万件。查办侵权盗版案件3378件,删除侵权盗版链接84.6万条,重点版权监管大型网站3029家。扣留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6.1万批次,审核新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2.1万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4.3万件。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3万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监督案件937件。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7万起。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至81.25分。
  三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凸显。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4.3万亿元(2021年值),同比增长17.9%,占GDP比重达到12.44%。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8.48万亿元(2021年值),同比增长12.9%,占GDP比重达到7.41%。2022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4868.8亿元,同比增长57.1%。著作权质押担保金额达54.5亿元,同比增长25.9%。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3872.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7%。共签订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24.1万项,成交额1.8万亿元。发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33只,发行规模62亿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超2.3万家,产品年直接产值超7000亿元。
  四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有效落实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15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均超99%,证书实现电子化。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实现作品版权登记全面线上办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超过40%。新增开放11种知识产权数据,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向地方服务网点单位配置标准化数据种类增至53种。全国著作权质权登记信息实现统一查询。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不断强化,行业秩序持续向好。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吸纳就业人员超过92.8万人,总营业收入达2600亿元。
  五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开展。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批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并正式在我国生效实施。中国代表当选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相关内容。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编写知识产权金融国家报告、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报告。完成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第二批350个产品清单公示。加强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管理,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切实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和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法利益。
  申长雨在回答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提问时强调, 下一步将统筹推进各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的制修订工作。一是加快推动完成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促进专利开放许可、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审查、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等新修改内容实施,积极推进实用新型制度改革,做好我国加入海牙协定后的审查管理,全面融入全球外观设计体系。二是加快新一轮商标法的修改论证,着力解决商标领域恶意抢注、大量囤积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修改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适应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需要,助力芯片产业做大做强,服务数字经济更好发展。四是加快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协调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和商标保护两种模式,制定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实施方案,实现地理标志认定统一入口、统一出口,更好发挥地理标志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五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规则研究,助力相关领域创新发展。同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更好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商标品牌是企业、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商标品牌保护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打造商标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全面深化商标注册改革,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以内。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特别是傍名牌、搭便车等现象。过去一年,累计打击恶意商标注册37.2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三位。培育产业集群,配合地方政府打造推广区域品牌,截至目前已注册县级以上区域品牌集体证明商标284件。这些依法核准注册的区域品牌,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对支持特色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带动作用。